扶贫故事:扶贫结对成亲戚

07-03 11:24   云上沙洋   通讯员 唐 荣

作为驻后港镇黎桥村扶贫工作队队长——沙洋县疾控中心主任肖孝勇,始终坚持以一名共产党员干部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驻村帮扶工作的几年里,他以身作则,吃住在村里,和村两委干部开展入户走访调研,与村干部共同商讨黎桥村的脱贫规划和未来发展方向,协调落实扶贫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他常说,搞扶贫工作就要像走亲访友一样,只有常常去串门才能熟悉最新情况,才能与群众打成一片。

黎桥村一组的唐国庆就是他结对帮扶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之一。那是2015年夏天,扶贫工作刚刚开始,肖孝勇在村干部的代领下走访唐国庆家。当时进入一组居民家的小道还是一段泥巴路,远远的看见一排房子,中间有一间老旧的砖瓦平房,墙体开裂,屋面破烂,特别显眼,那就是唐国庆的家。走进昏暗的屋子里,屋内仅有一张旧方桌,几把木椅,三个孩子在写作业。地上的农具和杂物乱七八糟的摆放着,墙面多处破损,时不时还散落一些泥灰下来。唐国庆听到声响才从后房一瘸一拐的走出来,他随手拎起几把木椅子,用衣袖擦了几下,招呼大家坐下。 

通过交谈,肖孝勇了解到唐国庆一家的真实情况,夫妻双双残疾,劳动能力有限,还有三个孩子上小学。仅靠唐国庆一人耕种14亩地和残疾人补贴每年1200元的家庭收入维持一家五口人的生活,三个孩子吃穿上学是一笔不小的开销,生活非常困难。

“你们看我,这腿脚也不方便,老婆也是残疾,不能下地干活,三个孩子还在上小学,家里就这条件,我们什么时候才能脱贫啊,我真的没有信心。”唐国庆摇摇黝黑的手臂说。肖孝勇给他讲解了当前的各项扶贫政策,鼓励他要对生活充满信心,驻村工作队和村干部一定会积极帮助他们“量身定做”脱贫致富的法子。“要是有什么想法,就给我打电话,大胆的告诉我。”临走前肖孝勇把自己的电话号码留给了他。

回来的路上肖孝勇就跟村干部商量,一定要先解决孩子上学困难,然后积极争取政策改善他们的居住环境,只有安心住好了才能发展其他脱贫产业。

2015年村里为唐国庆的三个子女申报了教育扶持,每年享受3250元的补助一直到现在,一家五口人全部参加新农合医保。2017年,肖孝勇积极联系住建部门上门核查确认唐国庆的房屋符合危房改造条件,申请到改造资金8000元。改造了屋面的红色水泥瓦,安装了防盗门和铝合金大窗户,墙面抹平刷白,门前的场地也浇灌成了水泥稻场,三间瓦房焕然一新。

随着扶贫工作的渐渐深入、走访次数也越来越多。唐国庆告诉肖孝勇,想在自家门前的稻田里养殖小龙虾,肖孝勇了解情况后联合村委会组织了黎桥村部分贫困户到李市镇参观学习稻虾连作技术,鼓励贫困户养殖小龙虾并告诉他们会积极帮助申报稻虾连作奖补。2017年唐国庆尝试用8亩地进行稻虾连作,除去开支获利7000余元;种植他人13亩和自己的14亩水稻地收入近3万元;2018年申请了免息小额信贷5万元用来发展稻虾养殖,并申请了稻虾奖补3000元。肖孝勇还主动为唐国庆联系到当地民成移民养殖合作社,在农闲时去务临工,增加家庭收入4000元左右。

驻村期间,肖孝勇又一次走访唐国庆家,远远的就看见他家门口搭起了棚子,门口人头涌动很是热闹,原来赶上了唐国庆双胞胎儿子十岁生日宴,按照乡俗这得随份子钱,唐国庆坚决不同意,拉着肖孝勇的手说,您来了我们全家都非常高兴,一定要留下来吃个午饭。唐国庆的亲属们都围过来讲他们家的辛酸和变化,希望工作队和村干部还要多帮助他们。肖孝勇告诉乡亲们,党的政策就是要帮助他们这样的家庭摆脱贫困过上好日子,即使脱贫了也会继续享受贫困户的各种待遇,同时他还鼓励孩子们好好学习,感恩父母,将来要孝敬父母,回报社会。

在日常的走访中,肖孝勇时而为孩子们送去书籍和学习用品,送去春耕生产农具;每年端午和中秋、春节前,肖孝勇和所有包联责任人都要走访慰问黎桥村的42户贫困家庭,送去节日的祝福和相关物资,使贫困户深深地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

唐国庆身残志坚,没有等靠要,通过自己辛勤的劳动摆脱了贫困。他一直在说,党的政策好,现在住上了亮堂的房子,门前也修成了水泥路,就连扶贫干部都成了我的亲戚,我们的日子会越来越好。 


来源:通讯员 唐 荣

编辑:曹春艳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