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在权?在哪里,他和老婆正在田里育秧。”4月13日,记者在沙洋县曾集镇孙店村2组村民们的指引下,找到了正单衣薄衫、赤着双脚在泥地里劳动的王在权。得知记者的来意后,他连连说:“我被评为沙洋县‘十选十美·我脱贫我光荣’最美农民,应该感谢驻村扶贫工作组。是他们利用党和政府的扶贫政策,帮我依靠科学技术发展种养殖业,摘掉了贫困的帽子。”
居住在曾集镇孙店村2组的贫困户王在权,家有4口人。2014年秋,他因患鼻咽癌住进市一医治疗,不仅花去了家里所有的积蓄,而且还欠下了近5万元的债务。出院后,医生嘱咐他后期还要定期进行复诊和药物治疗。当时,王在权的态度十分消极,甚至想到了死;后来,通过亲朋好友的劝说,才打消了此念头,就着日子过一天算一天。
2015年8月,市农业局驻村扶贫工作组入住孙店村。工作组的3名队员通过走访,了解到王在权家庭的贫困情况后,决定扶贫先扶志。3名队员轮流和王在权交心谈心,促使他树立起了“不向命运低头”的信心。而后,工作组将他送到市农业局组织的稻虾种养殖技术培训班,学习稻虾连作的种养殖技术,为2016年科学发展种养殖业打下了基础。去年春,驻村扶贫工作组根据王在权家里的劳动力状况,以及县里给予的产业扶贫资金,帮他制定了分三步走的脱贫计划,即:将其承包和流转的23亩耕地一分为三:一部分种植优质稻,一部分发展再生稻,另一部分则用于发展稻虾连作。这样一来,既避免了因劳动强度过大而导致粗放型种植,又能利用出售小龙虾积攒的资金,解决在发展种养殖业中出现资金投入“断档”的问题。为了帮助王在权发展好稻虾连作,驻村扶贫工作组特地从市、县农业部门和水产部门请来技术专家,对其进行“一对一”的跟踪服务与技术指导,手把手地传授生物防治病虫害、适时投放肥料、小龙虾分级育肥等关键技术。王在权在工作组和村委会极力帮扶的感召下,在田边搭了一个棚子,一方面精心侍弄着稻虾连作的田块,另一方面,蹲在棚子里认真学习市县农业、水产部门送给的相关科技书籍,不断提高实地运用技能,成为了村里发展稻虾连作的能手。
功夫不负有心人。去年,王在权在驻村扶贫工作组的帮扶下,种养殖纯收入达到了6.5万多元,与2015年相比,增加种养殖纯收入近3万元。加上儿子在四川成都务工获得纯收入4.6万元,一家共获得纯收入11万元,甩掉了贫困的帽子。“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今年,我要用所掌握的科学技术,致力发展好种养殖产业,争取把贫困户的帽子甩到太平洋去,以感谢党和政府的好政策,感谢驻村扶贫工作组和村委会干部们的极力帮扶与支持。”王在权在谈及今年如何巩固脱贫成果的计划时,乐呵呵地笑了。(余少昌)
来源:沙洋县新闻中心
责任编辑:李梅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