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故事】 80多年前,有群孩子为“保卫大武汉”呐喊

06-02 09:11  

6月日是国际六一儿童节,是为保障儿童权利、悼念战争中死难儿童而设立的节日。战争中的孩子们遭遇了什么?他们又能做些什么?今天的《党史里的湖北之最》来看“抗战血泊中产生的一朵奇花”——孩子剧团。


↑ 1938年,孩子剧团在武昌合影

孩子剧团的成立

“淞沪抗战”爆发后,日军轰炸沪东,学校停办,家庭贫困的孩子们逃亡到公共租界的一个难民收容所——恩派亚难民收容所。

“虽然我们扛不动枪,也不会打仗,可是我们会唱歌、会演戏。我们就用我们的歌声去激发人们的抗日情绪,通过演戏来宣传抗日爱国的思想。”

在中共党组织的关怀和帮助下,1937年9月3日,孩子剧团在上海成立。成立大会通过了《孩子剧团宣言》《孩子剧团公约》和《孩子剧团团歌》。他们的团歌直接唱道:“我们生长在苦难里,我们生长在炮火下……在这抗战的大时代,创造出我们的新世界。”

↑ 1937年,孩子剧团离开上海

孩子们活跃在上海街头、工厂、学校、伤兵医院和难民收容所,演讲、唱歌、演戏,并且做一些服务性的工作,受到上海广大群众的欢迎与爱护。

上海沦陷后,团员分为5批,乔装成难民的儿女或弟妹,相继乘船离开上海。经过南通、白蒲、如皋、泰县、扬州、高邮、淮安、淮阴、邳县、徐州、郑州等地,面对战火、疾病、严寒与饥饿的威胁,还抓紧一切机会宣传抗战。

孩子剧团在武汉

1938年1月10日,经过历时一个多月、行程三千多里的长征,孩子剧团抵达武汉。《新华日报》副刊以整版篇幅刊登长篇报告文学《孩子剧团从上海到武汉》。

2月12日,孩子剧团在汉口基督教青年会(今黎黄破路10号)举行首次歌咏、戏剧公演,唱的是《义勇军进行曲》、《救国军歌》、《打回老家去》、《牺牲已到最后关头》等,演的是《捉汉奸》、《仁丹胡子》、《帮助咱们的游击队》、《放下你的鞭子》等,为期3天,受到人民群众的好评。

1938年1月—8月,“孩子剧团”在武汉先后演出数百场儿童话剧、哑剧、活报剧,演唱了大量抗战歌曲。他们奔走在武汉的大街小巷,为“保卫大武汉”呐喊。还包下了武汉江汉关献金台,每天在那里宣讲和表演,号召国内外民众支持抗战。

↑ 1938年孩子剧团在武汉办事处留影

孩子剧团的影响

孩子剧团的表演在国内外产生广泛影响。

楼适夷在《孩子剧团印象记》中说:“我们后一代的人,比我们强得多了,谁说中华民族没有希望!”

郭沫若在《学学孩子吧》一文中写道:“是我们这一辈人太不中用,没有把中国弄好,以致弄得一群孩子失去了他们应有的一切保障和教养。而他们却自行组织了起来,工作做得蛮好,并且能够自己教育自己。我们中国有这样的孩子,中国绝对是不会亡的。我们大人们,学学孩子吧!”

茅盾写了《记孩子剧团》,盛赞“孩子剧团是抗战的血泊中产生的一朵奇葩”!

《招待孩子剧团记》的作者何容则说:“他们之所以能够动人,一半是因为他们的歌曲,一半却是因为他们是孩子。大人们的赤子之心和他们的赤子之心起了共鸣。大人们不能把国家弄好,使这些天真的孩子们作了流浪儿,而且还担负起救亡的工作,这是任何人都不能不觉得惭愧的。看了这些流浪的孩子们,再想到战区内那些被轰炸、被遗弃、被践踏、被屠杀的孩子们,各种不同的情感会一齐涌上心头,真是一种说不出来的滋味。”

与此同时,有些外国的报刊也发表了一些评论和报道。

孩子剧团的解散与重建

1938年8月,日军进攻武汉,形势危急,孩子剧团转战重庆。1942年9月,国民党下令“改组”孩子剧团。在中共党组织的安排下,团员们逐步撤退,至此,孩子剧团宣告结束,完成了党赋予的历史使命。

曾担任孩子剧团政治指导员的蔡馥生(原名蔡家桂)撰写了《他们在革命战火中茁壮成长》,他认为孩子剧团的高尚品德,是值得我们大人们学习的:第一,思想纯洁,一心为抗战救国;第二,友爱团结,互相帮助;第三,有组织,有纪律,坚持集体领导;第四,强调自我教育,敢于批评和自我批评;第五,尊重师长,抓紧时间学习;第六,走群众路线,善于组织儿童起来参加抗日宣传工作;第七,讲究策略,敢于同反动势力作斗争。

为了把孩子剧团的精神传下去,1986年,在“八办”纪念馆和5位老团员的组织下,位于汉口永清街辖区的武汉市二中、滑坡街和长春街小学等8所学校的百多名少年儿童,组成了新孩子剧团。2016年,全国首个校园“孩子剧团”陈列馆在江岸区长春街小学开馆,并面向社会开放,再现了“孩子剧团”在抗战烽火中的英勇事迹。


来源 :赣南师范大学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 新华网 长江日报

编辑:曹春艳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