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发冲冠可凌云,
我是浮山义勇军,
要雪国耻救国难,
驱除日寇振国魂。
这是民族英雄赵东鲁率领抗日救国义勇军成员高唱的《浮山学生抗日义勇军歌》。嘹亮的歌声震撼着大地,摇曳着山川,激发起人们同仇敌忾奋起抗日的决心。
赵东鲁,1919年出生于山西省浮山县北阁村一个普通农民家庭。1931年,九一八的炮火点燃了浮山县抗日的烈焰。当时正在读小学的赵东鲁投身于义勇军,成为一名出色的宣传员。每逢节假日或集日,赵东鲁总是带队走在浮山县城,一路引吭高唱《浮山学生抗日义勇军歌》,声泪俱下地向群众控诉日本帝国主义在东北犯下的滔天罪行。台下观众看见一个十二岁的孩子如此深明大义,无不为之感动。
1932年,赵东鲁考入浮山县立第一高级小学读书。班主任、进步教师侯樟秀常常对学生们讲述十九路军抗击日寇的英勇事迹,每当此时,赵东鲁总是心潮澎湃,热血沸腾,表示要投笔从戎,为解救民族危亡贡献自己的力量。
1937年1月,山西牺牲救国同盟会派了村政协助员来浮山县工作,18岁的赵东鲁参加了牺盟会组织。不久,他又被录取成为了一名国民兵军官教导团的学员。赵东鲁实现了投笔从军的夙愿,逐渐成长为一名抗日的战士。
七七事变爆发后,赵东鲁带头参加了牺牲救国同盟会组织发起的“青年抗敌决死队”。1938年2月,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第二纵队奉命开赴太原。
不久,决死队第二纵队又奉命南下,担负截击同蒲铁路南侵日军的任务。部队到达灵石县城城南的韩信岭时,赵东鲁利用韩信辅助刘邦战败楚霸王项羽的故事启发大家说:“我们的抗日战争是正义的事业,一定能像韩信率领的汉军那样,由小变大,由弱变强,最后战胜日本帝国主义。”
赵东鲁的话激起了战友们的强烈共鸣,大家纷纷表示:“誓与日寇奋战到底!”
1939年,赵东鲁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之后,赵东鲁被调往浮山从事建立抗日政权的工作。1943年,赵东鲁担任中共浮山县二区区委书记。
1944年元宵节刚过,县城工部干部侯景德被日伪逮捕。赵东鲁决定设法营救,不料被日伪军包围,随后被捕。
日伪县长李石磷对赵东鲁威逼利诱,严刑拷打。赵东鲁大义凛然,他怒斥李石磷:“生为中国人,却认贼作父,充当无耻的汉奸!”
1944年2月20日晚,敌人残酷地杀害了赵东鲁,并将他的遗体残暴地毁弃。抗日战争胜利后,浮山人民在北阁村东建立了“赵东鲁烈士碑”。后浮山县人民政府将北阁村改名为东鲁村,以寄托人民的哀思。
来源:党史学习教育网
编辑:李晨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