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航程 有‘侨’精彩”专栏于今年6月初推出,得到中国华侨华人研究所的大力支持。自今日起,本专栏由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和各地华侨博物馆提供稿件,在此谨表谢忱。
——编者
杨匏安,1896年生于广东香山,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仅有的50多名党员之一,华南马克思主义传播第一人。他不仅是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先驱之一,更是将马克思主义信仰化作自身坚贞不屈精神品质的模范。
青年时期的杨匏安东渡日本求学,接触西方各种思想理论学说后,得出结论“马克思主义是最好的”,从此再没动摇过。1918年,杨匏安到广州任一所中学的教务主任,并兼任《广东中华新报》记者。五四运动爆发后,杨匏安写就长文《马克思主义》,在该报分19期连续刊登,这是在华南地区出现的首篇系统介绍马克思主义的文章。杨匏安由此成为与李大钊同时期的中国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先驱,有“南杨北李”之说。1921年,杨匏安加入中国共产党,此后他继续通过撰文和译作传播马克思主义。
1922年2月26日,杨匏安在《青年周刊》发表用白话体撰写的长文《马克思主义浅说》,通俗、系统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阶级斗争学说、剩余价值理论三个组成部分,不仅向读者宣告“我们最服膺马克思主义”,还初步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国情联系起来,提出我国革命除了应注重劳工运动之外,“尤其注重的是农民运动”。
1930年6月,在任中央农民运动委员会委员兼农民部副部长时,杨匏安将列宁和拉比杜斯的地租理论编译成《地租论》,深刻剖析了封建势力和资产阶级通过地租剥削的实质,成为日后共产党开展轰轰烈烈的土地革命的重要理论依据。
杨匏安坚守马列主义信仰,不仅体现在他不遗余力的传播中,更体现在他清正廉洁、以身作则的行动中。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他受派到国民党中央党部任要职,月薪300块大洋,足以买田置地,让全家人过上优越的生活。他却把大部分工资交给党组织,一家人过着清贫日子。
杨匏安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坚守,还体现在他坦然面对牺牲的革命气节中。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后,杨匏安不幸被捕。因没有暴露身份,在入狱8个月后被党组织营救。获释回家后,有人说:“我们做这些事,又穷又危险。”杨匏安却坚定地回答:“再苦再危险,我们也要革命到底。”
1931年7月,因叛徒告密,杨匏安再次被捕。蒋介石曾亲自出面劝降,遭到杨匏安的严词拒绝。他说:“我从参加革命开始,早就把生死置之度外,死,可以,变节?不行!” 在给家人的诀别信中,杨匏安告知他已决定为革命献身,同时告诫家人不能接受上海“旧识”(国民党反动派)的财物。8月,杨匏安在上海英勇就义,时年35岁。
周恩来评价杨匏安:“为官清廉,一丝不苟,称得上是模范”。杨匏安牺牲后,他的家人也都走上了革命道路。他的后人表示:“信仰,也是一种基因。”
来源:党史学习教育网
编辑:李晨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