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方水土那方人 ——记沙洋三峡土家族村的变迁

07-24 15:52   云上沙洋  

阅读提示:三峡土家族村是我市唯一的少数民族移民村。10多年来,该村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发展蔬菜、中药材种植等产业,不仅村集体经济有了很好的发展,更增加了移民收入,让移民真正安定下来。

编者按:移民问题向来是党和国家的大事。沙洋县沙洋镇三峡土家族村不仅是一个移民村,而且是一个少数民族村。移民能否安置好?留得住?少数民族能否融入当地社会?民族经济能否得到发展,民族文化能否得到传承?三峡土家族村的发展是一个好的见证。

三峡土家族村,位于沙洋县沙洋镇,是我市唯一的少数民族移民村。

2000年,为了三峡工程建设,来自恩施州巴东县库区5个乡镇13个村的1000多位村民迁到这里。

十几年过去,这个年轻的村子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近日,记者两次走进三峡土家族村,听村民们讲述自己的故事。

离别故乡 移民心中难舍的往事

日出日落,最常见不过的自然景象。但在三峡移民眼中,却是另一番感慨。

“受不了,真受不了,早上一睁眼就看见天上一个‘烧饼’,晚上要睡了还是一个‘烧饼’。”

“热”!这是移民黄后龙来到沙洋县后的第一个感受。对从大山里出来的人来说,完整的东升西落,带给他们的不是圆满的印象,而是各种不适。

从1993年茅坪溪泄水防护工程开始施工时起,当时作为村干部的黄后龙就知道自己所在的村怕是保不住了。跟着镇干部考察了3个地方,他最后选定了这里。

2000年搬迁时,和众多的三峡移民家庭一样,黄后龙一家特地带上了象征着老屋家当的房屋檩条。

车队在山里绕行,如缓缓舞动的巨龙,又如徐徐流动的乐章,见证着他们与三峡工程的渊源,述说着离别祖祖辈辈繁衍生息之地的愁绪。

移民搬迁的目的地,原属于沙洋范家台监狱管辖。黄后龙第一次来的时候,看到的是一片低洼地,除了一条公路,就是杂草。

“当时想着房子可以建,种地可以学。”黄后龙说,作为党员一定要支持三峡建设,任何一步都要咬牙走在最前面。

很快,原恩施州巴东县三峡库区5个乡镇13个自然村的村民就迁入了沙洋县,第一批234户737人,其后又陆续迁来200多户。

“当时每一户分了120平方米的宅基地,我这房子就是当时建的。”黄后龙说,为了通风他在一楼开了两扇门。

 平原安家,山里人艰难的适应过程

“受不了”的,不仅是气候条件和生活环境,更有生产方式不同带来的困扰。

房子建好了,家还没有真正安下来。如何开展生产、维持生计成了山里人最现实的难题。

没种过地的黄后龙,第一次见到育秧。

“种水稻要育秧、插秧、施肥、打药、收割,这都是以前没干过的,拿着锄头手都不知道往哪里放。”

黄后龙说,以前靠水吃水,码头上活多,养活一家人没问题。没有田,就在坡地上种点柑橘增加收入。

来到平原,人均1.5亩田,不种地连肚子都填不饱。一开始,村民们只好出钱请人种地。

“一年到头除掉所有开支,留下的粮食仅能填饱肚子。”移民宋发平说。

“好多户都是靠安置费过过来的。”宋发平说,一些人带着孩子搬了回去,大部分留了下来,顶着太阳继续学习种田。

从不习惯平地生活到慢慢习惯,山里人经历了一段怎样的破茧成蝶,只有他们自己体会最深。

好在,山里人勤劳朴实,除了学会种地,村里不少人利用农闲到周边打零工挣钱。有的还因地制宜做起了各种小生意。

好在,村里的人虽然来自好几个乡镇,十几个山村,原来的组织结构变化了,但村里的党支部一直拢着大家一起干。

好在,从落户之日起,沙洋监狱管理局就高度重视移民安置工作,利用自己的条件帮助移民完成从人生地不熟到安居乐业的转变。

 结构转换 产业撑起小康脊梁

2008年,所属沙洋范家台监狱的三峡移民整体划归沙洋县沙洋镇,定名为:三峡村。

行政区划的变更,给移民村带来了新的转机:更好地融进当地经济发展中,转变发展模式,利用优势发展特色产业。

当年,沙洋县根据三峡村土壤特点,确定该村的产业发展主导方向——种植蔬菜。

“当时镇里整合资金为村民建了100个蔬菜大棚。”该村村支部书记杨国安说,村民只要出500元就能建1个大棚在自家地里。

黄后龙和宋发平分别买了3个棚。“对我们来说,种菜比种水稻简单多了。”黄后龙说。

种最普通的番茄、黄瓜,因为是大棚种植,比露地蔬菜早上市20多天;因为村子就在城郊,完全不愁卖。一季1个棚毛收入就达4000元。

“从迁过来就没赚过这么多钱。”宋发平说。移民们看到了希望。

2009年,经全村村民同意,该村更名为“三峡土家族村”。

“现在看更名这是一个跨越。这代表着我们不仅认同自己移民的身份,而且对未来充满信心。”杨国安说。

更名后,村里开始重新规划发展思路:整合移民资金,发展村集体经济,以产业带动村民致富。

第一步就是争取资金。

“其实国家非常支持移民发展经济。”杨国安说,这些年村里先后争取移民、民宗、农口等部门资金近2000万元,项目资金一方面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另一方面就用于产业发展上。

第二步就是招商引资。

村集体成立了巴土风情建设管理有限公司。公司流转村民土地,统一规划建设蔬菜大棚、厂房、电商平台等配套设施,再流转给经营性企业,提升了土地综合利用效益。

2013年,村里从巴东引进蔬菜种植大户,成立了泽波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同年,村里引进了荆门市锄禾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成立禾天下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建起了荆半夏科技产业园,现种植荆半夏800亩。2014年,引进金饭碗餐饮公司投资500万元新建土家族风情园。

截至去年底,三峡土家族村建蔬菜大棚230亩,厂房3100平方米,全村2500多亩土地被流转,土地流转率达到79.1%。流转的土地集中进行蔬菜种植、稻虾连作、荆半夏种植等。

村集体经济从无到有。2016年,村集体经济收入42.8万元,同比增119.5%;比2010年增长7倍。

村民收入水涨船高。“我现在除了一个蔬菜大棚外,其他土地都流转给村企业了,自己还在蔬菜合作社打工。一年收入不低于1.8万元。”宋发平说,经过这几年发展,到去年,人均收入已达10424元。

2017年,三峡土家族村联合党总支成立,下辖两个支部,加强对产业发展组织领导。

 特色小村 土家人打造民俗风情园

“这几年不仅产业发展了,生活环境也好多了。”黄后龙说,当初回去的很多人就是因为住不习惯,现在环境好了,村民们住的也开心了。

2009年至2011年,三峡土家族村先后投入600万元,按照统一外墙色调、屋顶吊檐、木制门窗、太阳能路灯、门前硬化的标准,完成了民居改建,保留土家族原始风格。

虽然公路两边建的不是吊脚楼,但是白色的墙面,飞起屋檐还是处处体现着土家族的特色。

“我们打算以此为基础,打造一个集居住、休闲、度假、旅游于一体的土家移民风情小镇。”杨国安说,土家族风情园建成后,村里就一直想建有着土家特色的观光园,吸引更多的人到村里来。

按照规划,土家移民风情小镇占地600余亩,一期占地面积226亩主要用于拆迁户安置,二期占地面积395亩,将建设文化广场、白虎祠堂、特色手工艺品一条街等。

土家移民风情小镇将做水文章,打文化牌,突出土家图腾,新建土家文化广场、文化长廊和依水而傍的吊脚楼、采摘篱园、生态渔村、土家美食城、手工作坊等,将土家文化和农业休闲观光体验相结合,力争用2到3年的时间打造“江汉土家第一镇,荆楚移民第一村,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

黄后龙说,以前在巴东,逢年过节都要舞龙、舞狮、划采莲船,搬过来后就没人搞了。

“小镇建好后,我们要把移民文化、土家族文化融合进来,鼓励村民开展各种形式的艺术表演。”杨国安说。

汉江边演绎三峡情,是土家人民族情结的寄托,也是特色小镇建设的绝好天赋。(记者 高萌 钱华云 彭文洁 通讯员 袁志茵)

来源:荆门日报

责任编辑:李梅妮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