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湖北武汉一名3岁女童手指受伤后,其家人使用橡皮筋和创可贴在患处固定纱布,且3日未更换,导致女童受伤手指末端坏死,不得不进行截肢手术。家庭场景中常见的小伤竟然造成如此严重的后果,令人扼腕。为了向广大家长科普儿童常见外伤的正确处理方法,中国家庭报记者采访了航天中心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医师张海滨。
使用创可贴 牢记“常换常新”
家庭处理儿童外伤时,首先要对伤口进行区分。儿童外伤一般分为软组织挫伤、浅表擦伤或裂伤。
一般而言,如果没有出血,而是软组织挫伤,在没有明显的肢体运动障碍时,可先使用冰袋进行冰敷。如果没有冰袋,可临时使用塑料袋装入冰块、冰镇矿泉水或冰棍。每冰敷20分钟则休息20分钟,以免冻伤。
如果只是轻微的表皮擦伤,只要涂碘伏或酒精消毒,保持创面清洁干燥就能预防感染,大可不必使用创可贴。对于面积比较小且有一定出血量的伤口,可以进行消毒处理后再用创可贴包扎止血。
在遇到出血较多、伤口较大的情况时,可以对伤口进行加压止血,将伤口上的异物清理干净后,使用干净的纱布覆盖伤口。注意不要太用力,不要用卫生纸或药粉接触伤口,随后可前往医院进行专业处置。
诚然,包扎较紧则止血效果更好,但加压包扎时间过长会造成肢端供血不足,建议加压包扎时间小于1小时,且包扎不能太紧。
市面上的创可贴一般建议每24小时更换一次,但就实际情况看,伤口处往往6小时左右就会聚集很多水分且无法挥发,不利于创面愈合。所以,创可贴要勤换,达到止血目的即可,不再使用。
尽管市面上不乏标榜“具有防水功能”的创可贴,但使用时还是要多加注意。发现创可贴被水浸湿后要立即更换,否则可能造成伤口感染。伤口及周边有发热、疼痛难忍、肿胀加重等症状出现,可能是创面感染,应立即去医院治疗。
创可贴使用不当或加重感染
创可贴主要由苯扎氯铵、弹性织物、胶黏剂、无纺吸收垫和PE隔离膜构成,其与伤口接触的表面有透气纤维,伸展性好,有止血、广谱杀菌的作用,并且不黏附伤口,可以减少感染的机会。因此,皮肤受到外伤,出现流血的小伤口时,创可贴的确能起到止血、护创的作用。但是,创可贴只适用于创伤较为表浅,伤口齐整、干净,出血不多又不需要缝合的小伤口,而很多情况下是不能使用的。
以下情况不能使用创可贴
●对小而深的伤口贴创可贴,不利于伤口内的分泌物和脓液排出,容易使细菌滋生,引发或加重感染,尤其容易感染破伤风杆菌等厌氧菌。
●烫伤后出现的皮肤破溃、流水均不能使用创可贴,否则分泌物会促发感染。
●伤口内有异物时,不能马上贴创可贴,应到医院清创或取出异物后再包扎处理。有些伤口污染较重,甚至已经发生感染,要立即就医。
●如果是被铁钉、刀片误伤,尤其是铁钉、刀片上面有铁锈时,不能用创可贴简单包扎,一定要先清洁,保持伤口暴露,以防感染,并且尽快到医院注射破伤风疫苗,必要时需要注射破伤风血清。
●动物抓伤或咬伤的伤口,如果使用创可贴,会导致病菌在伤口内蓄积或扩散。因此无论是被家里的宠物还是外面的小动物咬伤或抓伤,都应先用肥皂水冲洗几次,然后用碘伏消毒,让伤口暴露,24小时内到医院注射狂犬病疫苗。
●创可贴不利于脓液的吸收和引流,反而有利于细菌的滋生,因此,不能用于疖肿。
●有胶布过敏史的人在临床上并不少见,具体表现为贴胶布处皮肤瘙痒、发红、起水疱。有创可贴或胶布过敏史的人应选择其他止血方法,或者选择防过敏胶布。
来源:中国家庭报
编辑:王雨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