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 要 论 述
1938年1月11日
毛泽东修改校正的《论抗日游击战争的基本战术——袭击》一文在《解放》第二十八期发表。全文分为三个部分:一、袭击是游击战争的基本作战形式,二、袭击战术的要领,三、袭击行动之敌。第三部分提出了十八条袭击行动敌人的方法。文章指出:以上十八条,抗日游击部队应该加以研究。但一切战术都以适合情况为原则,文字条文仅能作为实战的参考,不能死板应用。抗日战争中一定有许多新的可贵的经验,胜过过去文字条文的东西,希望大家共勉,战胜日本帝国主义。这篇文章收入《毛泽东文集》第二卷。
1962年1月11日—2月7日
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扩大的工作会议。出席会议的有中央、各中央局、各省市自治区党委、地委、县委、重要厂矿党委及军队的负责干部七千余人(又称“七千人大会”)。这次会议的主要目的,是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十二年特别是最近四年来的工作,统一全党的思想认识,加强党的民主集中制,以便进一步纠正“大跃进”以来工作中的错误,切实贯彻调整国民经济的方针。这次会议规模之大是党的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它虽然未能从根本上纠正“左”的指导思想,但对纠正实际工作中的“左”的错误,贯彻调整方针,促进国民经济恢复和发展,还是起了重大作用;对发扬党内民主,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也有很好的影响。
会议于一月二十七日印发刘少奇代表中共中央提出的书面报告。这篇报告比较系统地初步总结了“大跃进”以来经济建设工作的基本经验教训,指出一九五八年以来的主要缺点和错误是:(一)工农业生产的计划指标过高,基本建设的战线过长,使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比例关系,消费和积累的比例关系,发生了严重不协调的现象;(二)在农村人民公社的实际工作中,许多地区,在一个时期内,曾经混淆集体所有制和全民所有制的界限,对集体所有制的内部关系进行不适当的、过多过急的变动,违反了按劳分配和等价交换的原则,犯了刮“共产风”和其他平均主义的错误;(三)不适当地要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许多完整的工业体系,权力下放过多,分散主义的倾向有了严重的滋长;(四)对农业增产的速度估计过高,对建设事业的发展要求过急,因而使城市人口不适当地大量增加,造成了城乡人口的比例同当前农业生产水平极不适应的状况。报告指出:造成这些缺点和错误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我们在建设工作中的经验还很不够;另一方面,是由于几年来党内不少领导同志不够谦虚谨慎,违反了党的实事求是和群众路线的传统作风,在不同程度上削弱了党内生活、国家生活和群众组织生活中的民主集中制原则。报告提出:对于当前实际存在着的困难,应该有足够的估计。共产党人在困难面前的唯一正确的态度,就是认真地研究困难产生的原因,寻求克服困难的办法,集中一切力量去战胜困难。
当天下午,毛泽东主持全体会议,刘少奇对书面报告作说明和补充。关于形势,他指出:实事求是地讲,国内的经济形势是有相当大的困难,原因不外是两条:一条是天灾,连续三年的自然灾害;还有一条,就是一九五八年以来我们工作中的缺点和错误。过去我们经常把缺点、错误和成绩,比之于一个指头和九个指头的关系。现在恐怕不能到处这样套。全国总起来讲,恐怕是三个指头和七个指头的关系。还有些地区,缺点和错误不止是三个指头。全国有一部分地区可以说缺点和错误是主要的,成绩不是主要的。关于集中统一,他着重谈了加强中央集中统一和发挥地方积极性的问题,强调国家计划和地方计划必须统一起来,必须把地方和部门计划纳入国家计划之中。关于党的作风,他突出谈了实事求是问题,强调全党要实事求是地承认缺点和错误,要总结经验,要善于学习;对近年来提出的“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左”比右好等不正确的口号和提法提出批评;号召全党和各级领导干部发扬实事求是的优良作风,调查研究,充分发扬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从实际出发来拟定政策、拟定计划,拟定措施。
此后,二月八日,刘少奇在会上建议,把他的书面报告第二部分“关于集中统一”,改为“加强民主集中制,加强集中统一”,把毛泽东在会上讲的关于民主集中制的意思加进去。他指出:这几年,我们吃了不调查研究的亏,吃了不讲民主的亏。这是一条很大的经验教训。要形成一种能够畅所欲言的空气。党内如此,党外更应如此。无论如何不能以党代替政府,代替工会,因为党员总是少数。要充分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作用,通过这个制度去实行人民的民主。会后,由刘少奇主持,对他在七千人大会上的报告和讲话再次作了修改,增加了关于加强民主集中制的论述。刘少奇的书面报告和口头说明分别收入《刘少奇选集》下卷。
1964年1月11日
邓小平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作形势报告,提出我们制订的方针、政策要有利于发展生产力,有利于实现四个现代化。报告指出:衡量我们工作做得好不好,要看我们能不能发展生产力,能不能比较快地实现四个现代化。在今年、明年两年的调整时期,在第三个五年计划时期,第一是搞吃穿用,第二是搞基础工业,第三是搞国防,要以这三点为纲,来制订我们的计划。
党 史 回 眸
1925年1月11日至22日
中共四大在上海召开。出席大会的代表20人,代表全国994名党员。共产国际代表维经斯基参加会议。大会明确提出了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问题和工农联盟问题,对民主革命的任务作了比较完整的规定。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大会宣言》、《中国共产党第二次修正章程》和11个决议案。大会选举产生由9名委员和5名候补委员组成的中央执行委员会。随后召开的四届一中全会选举产生了中央局,陈独秀为中央执行委员会总书记。
1962年1月11日-2月7日
中共中央召开扩大的工作会议(即七千人大会)。会议初步总结“大跃进”中的经验教训,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强调加强民主集中制,切实贯彻调整国民经济的方针,以迅速扭转国民经济困难的局面。
1982年1月11日
邓小平会见美国华人协会主席李耀滋,首次提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概念。1983年6月26日,会见美国新泽西州西东大学教授杨力宇,进一步阐述了有关大陆和台湾和平统一的六条方针。
2011年1月11日
经中共中央批准,由中央党史研究室编写的《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1949—1978)正式出版。《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1921—1949)校订重印。1月14日,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在人民大会堂召开了《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出版座谈会。
历 史 瞬 间
1962年1月11日至2月7日,中共中央在北京举行扩大的工作会议(即七千人大会)。图为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陈云、邓小平在会议期间交谈。
1938年1月11日,《新华日报》正式在武汉创刊。
1925年1月11日至22日,中共在上海召开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图为大会通过的议决案及宣言。
来源:党史学习教育网
编辑:李晨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