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知识】一别一生一合影

11-14 08:50  

冷泉(右)和弟弟冷金荣在青岛合影

这是一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的普通合影,背后却有着感人的故事。照片中的两位年轻人是亲兄弟,哥哥冷泉当时只有25岁,是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的一名飞行员。就在兄弟俩合影后两个月,冷泉在朝鲜牺牲,永远离开了亲人。

冷泉,1927年生于安吉梅溪(今属浙江湖州)。1945年2月,新四军第十六旅挺进天目山,路过安吉,冷泉与同校的其他3名同学便一起加入了新四军。由于冷泉一直住校,家里人半个月之后才得知他参军的消息。

冷泉入伍后,先从事文书工作,后在卫校学习,担任连队的卫生员。1947年2月,莱芜战役打响,冷泉在战斗中冒着敌人机枪的密集扫射,奋不顾身地抢救伤员。他勇敢、沉着、敏捷,挽救了许多战友的生命。莱芜战役胜利后,全营召开庆功大会,冷泉受到嘉奖,营教导员何英龙将缴获的唯一一块怀表奖励给他。

淮海战役中,正在前沿阵地上抢救伤员的冷泉,被一枚重磅炸弹掀起泥土深埋。当他被救起时,已成为一个泥人,呼吸十分困难,旋即被抬上担架,送往卫生队。但是,冷泉坚持轻伤不下火线,请求继续坚守前沿阵地。

1949年4月,解放军横渡长江后,冷泉在南京写了封信回家,告诉父母自己很好,让家里不用担心。虽然南京和安吉相距不远,但是冷泉还有任务在身,同时也为了保密需要,他始终没有回家。

1950年,唐山空军航校到部队调选飞行员,冷泉被选中。次年,他从航校毕业,此时,抗美援朝战争还在激烈进行中。冷泉立即要求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得到批准后,被编入志愿军2073部队三中队,任飞行中队长,赴朝鲜参战。

1952年10月,由于身体原因,冷泉回到国内接受治疗。在青岛治疗期间,他给在上海工作的弟弟冷金荣写了一封信,约其在青岛见面,于是才有了这张合影。只是没想到,照片中的这一次见面,竟成了亲人之间的诀别。这次与弟弟的相聚,也是冷泉参军后唯一一次与家人的会面。

1952年12月11日,冷泉写了一封家书,他在信中操心弟弟的工作,发愁甥侄女的学费,还让母亲添置冬衣。

冷泉在抗美援朝战场上写下的家书

1952年12月18日,在一次激烈的空战中,冷泉不幸壮烈牺牲,年仅25岁。一个月后,家人才收到他牺牲前写下的这封家书。

来源:党史学习教育网

编辑:李晨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