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知识】中国共产党延安历史|陕北革命武装力量的发展壮大(二)

02-29 08:39  

1933年8月中旬,中共陕北特委在佳县寨子沟召开紧急会议,部署毕维舟、王兆卿等烈士被害后的应变工作。会后,中共陕北特委决定指派常学恭、崔逢运、鲁学曾前往天津,向中央驻北方代表汇报工作。在鲁学曾离开陕北后,中共陕北特委决定,由马文瑞接任共青团陕北特委书记。

同年11月,中央驻北方代表孔原奉上海临时中央局指示,委派谢子长为北方代表派驻西北军事特派员,回陕北领导军事工作。谢子长于1932年12月离开红二十六军后,与阎红彦一起到上海中央局“受训”。1933年夏,谢子长被派往张家口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第十八师,协助师长许权中指挥作战并做党的工作。抗日同盟军失败后,谢子长根据党组织的安排,在北平和天津地区从事抗日救亡活动。1934年1月,谢子长回到陕北清涧,在杨家沟与中共陕北特委接上关系。中共陕北特委随即指派白雪山、崔正冉、王聚德等护送谢子长回到家乡安定(今子长市)西区。

1933年12月11日,中央驻北方代表孔原指派李华生在北平召开陕北问题座谈会。李华生在会上传达了孔原对陕北问题的意见,并代表孔原宣布,中共陕北特委到北平汇报工作的常学恭、崔逢运、鲁学曾不再返回陕北,另行分配工作;派郭洪涛、李铁轮到陕北特委工作。

1934年1月底,中共陕北特委在佳县南坬村召开党、团特委联席会议。郭洪涛在会上传达了中央驻北方代表孔原的指示。与会人员不同意北方代表关于陕北特委“右倾”、犯了“富农路线”、对开展武装斗争“消极怠工”的种种指责。会议同时决定,按照陕北特委第四次扩大会议精神,加强陕北红军游击队第一支队,发展第二支队、第三支队,新建第四、第五支队,开辟新的根据地;党团组织分设,自成体系;广泛建立各种群众组织。

来源:党史学习教育网

编辑:李晨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