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赤霉病发生趋势预报

04-03 11:06  


一、发生趋势

预计今年我县小麦赤霉病呈偏重至大发生(4-5级)。病害侵染流行盛期为4月上中旬。

二、预报依据

1、病源存在一定基数。赤霉病属于本地菌源,浅旋耕、秸秆还田等,导致田间裸露秸秆多,有利于病原菌累积繁殖繁殖。据今年对稻枝赤霉病带菌率调查,病源基数高于去年和前年。

2、气候因素。小麦赤霉病是气候性病害,若抽穗扬花期遇2-3天的连续阴雨天气,日均气温15℃以上,易导致赤霉病暴发流行。据气象部门预报,4月份降雨量比常年偏多1-3成,气温比常年略偏高,我省大部分地区有连续3次3天的降雨过程,4月主要降水时段为2-4日、14-15日、17-19日、23-24日、28-29日,与我地小麦抽穗扬花期吻合度较高,且后期雨水多易加重赤霉病发生程度。

3、栽培管理影响。

今年受冰雪灾害影响,植株分蘖较多,致使田间阴蔽湿度大,对赤霉病发生有利。由于小麦播期、品种不一,抽穗扬花期持续时间长,部分小麦遭受冻害严重,抗逆力下降,有利于病菌侵入。

4、品种因素。

我县小麦种植品种大多都不抗赤霉病。如郑麦、华麦、西农等,赤霉病抗性不强。

三、防控意见

1、清沟排渍

做到厢沟腰沟、围沟三沟相通。保证排水渠水位低于沟底,降低土壤湿度。雨后及时清理三沟,做到雨后无积水。

2、科学防控

小麦齐穗至扬花达5%是施药关键时期,若遇雨可提前到破口期,施药后3-6小时内遇雨,应在雨后及时补施;间隔5-7天后再防治一次。后期视天气情况和病害发生情况可再次开展防治。防治药剂可选用25%氰烯菌酯、45%戊唑醇·咪鲜胺、75%戊唑醇•肟菌酯、40%丙硫•戊唑醇、48%氰烯•戊唑醇、200g/L氟唑菌酰羟胺等进行防治,有的杀菌剂可一药多防,避免叠加使用多种杀菌剂。

防控的同时,可适当添加杀虫剂、生长调节剂(芸苔素内酯、赤·吲乙·芸苔、氨基寡糖素等)及叶面肥等,提高植株抗逆能力,抗病虫能力,结实率和千粒重。

3、及时收割:及时抢晴收割,晾晒烘干入库,减少赤霉病病粒污染扩展。

注意事项:1、采取飞防时需添加飞防沉降剂等助剂,提高防治效果。2、注意各种药剂混配顺序,进行二次稀释用药,提高药效。3、严格按照规定的剂量和浓度用药,注意花期对授粉蜜蜂的影响,施药与放蜂错开。4、防治药剂提倡轮换使用,应停止使用多菌灵、甲基硫菌灵等苯丙咪唑类药剂。


来源:沙洋县植物保护站

编辑:常泽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