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洋县高阳镇季桥村正在进行高标准农田建设。 杨国良 摄
阅读提示
2021年至2024年,我市共争取上级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111个,争取资金超22.4亿元,为推动我市高标准农田建设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也为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注入了新的活力。
12月18日,在沙洋县高阳镇季桥村,几台挖掘机挥舞着铲斗,在平整好田块后,正用铲斗将田埂压实……在京山市、钟祥市、东宝区,也能经常看见类似的场景。冬闲人不闲,忙出来年好光景。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牢牢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
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高标准农田建设,坚持把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推动乡村产业兴旺的突破口,不断夯实农业产业发展根基,全力助推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
建设高标准农田,资金从何而来?2021年至2024年,市财政局与市农业农村局携手,共争取上级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111个,争取资金超22.4亿元。这笔巨额资金为我市建设高标准农田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多方筹措资金 多元投入保障
一直以来,我市始终把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优先保障领域,通过加大本级投入等方式,全力保障高标准农田建设资金需求。2021年至2024年,我市各地共投入县级资金2.24亿元。
同时,我市积极发挥中省财政资金引导作用,拓宽资金筹集渠道,形成中省财政资金、地方配套资金与社会资金多元化投入方式。
2021年至2024年,各地企业、基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户等投入资金达1739万元。激发经营主体参与高标准农田建设资金投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至关重要,有利于缓解地方配套压力,提高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各地进行了积极探索。
在我市,经营主体参与高标准农田建设也有先例。钟祥市积极探索“投建运管”一体化模式,通过政府引导,鼓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参与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四个环节,既通过财政资金及时“补血”,又通过社会投入努力“造血”。2021年,成功吸引钟祥市春源农作物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筹措资金114万元参与该市1.35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2022年,钟祥市春源农作物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和湖北新布局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分别筹措资金148万元和147万元参与该市1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2023年,京山市筹资筹劳折资250余万元用于农田水利建设与管护。
“为有效缓解基层财政投入压力,从2023年起,省财政厅通过‘一增一降’,进一步调整优化省与市、县的投入结构,由省级财政承担地方投入主要责任,其中省级投入从300元/亩增加到600元/亩,将县市配套投入从700元/亩调减到400元/亩。”市财政局农业科科长刘艳介绍。
精细资金管理 确保资金安全
上级下达我市高标准农田建设资金后,市级财政及时将资金和绩效目标下达到相关县(市、区),发挥线上监管平台作用,结合预算一体化系统、直达资金监控系统等,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资金使用常态化监控。
同时,市财政局督促各地建立规范的财务监管机制,对项目资金实行“专户储存、专账核算、专人管理”,保证专款专用,避免滞留、截留、挤占、挪用现象发生。施工单位根据施工进度提出报账申请,经项目镇村、监理单位、建设单位、县级农业农村局共同审核,县级财政局对报账凭证审核无误后,拨付资金。
目前,我市已建立了2022—2030年高标准农田项目库。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由各县(市、区)组织实施,市级部门负责对全市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进行审批、监督、调度、监管和验收,加强项目建设监管,把好项目“施工关”“验收关”“资金关”“管护关”。
2011年至2023年,全市累计建设高标准农田470.38万亩,占全市耕地面积744.9万亩的63%;其中永久基本农田范围内已建高标准农田380万亩,占全市永久基本农田面积627.4万亩的60.6%,推动筑牢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根基。
常态督导检查 确保政策落实
高标准农田如何进行改造,改造标准是什么?近年来,我市严格按照“地块最短边不短于10米、机耕道不窄于3米、农机通达率100%”的标准,形成了地块互联互通、作业无死角的条带状地块,已建成了3个2000亩以上的宜机化改造示范片,为农业机械化发展、新技术推广应用创造了有利条件,进一步增强了“端稳饭碗”的信心。
今年,市财政局联合市农业农村局,积极探索“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监管模式,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对高标准农田建设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和数据分析,进一步提升监管的精准性和时效性。
同时,加大线下监管力度,与市农业农村局不定期深入各县(市、区)开展督导检查,对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的资金使用拨付档案资料以及项目建设推进情况进行全面、细致的核查。今年,两个部门已开展2次督导检查,发现部分地区存在资金分配使用进度滞后、项目建设进度较慢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他们及时向相关部门反馈,督促其立即采取措施进行整改。
我市将扎实做好高标准农田建设“后半篇”文章,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结合我市地方特色,科学确定主导产业,加大农文旅产业融合,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不断提升高标准农田综合效益。建立联农带农机制,将广大农民深度嵌入产业链价值链,完善“龙头企业+合作社+普通农户”模式,将土地、资金等要素融入现代农业产业链条,不断优化利益共享机制,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来源:荆门日报 记者:杨国良 通讯员:王知国 焦强 许君涵
编辑:李晨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