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阳镇:特色养殖唱响增收致富“鸽”

01-24 20:34  

在乡村振兴的浪潮中,特色产业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引擎。高阳镇正以特色养殖为突破口,唱响一曲增收致富“鸽”。

高阳镇兴龙村返乡创业者陈周2016年瞄准商机,投资200余万元,建设肉鸽养殖基地,建有标准鸽舍5栋,现存栏种鸽10000余只,年出栏商品鸽8万只,年总产值 100多万元,为当地的特色养殖产业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走进陈周的养殖基地,一间间鸽舍整齐排列,自动喂料机沿着轨道缓缓移动,鸽子在笼中悠闲踱步,惬意啄食。

在鸽舍里,每一间鸽笼都有生长时间和出栏时间记录,陈周大部分时间都待在鸽舍,方便观察幼鸽生长情况。为了减少鸽蛋损失,陈周会把鸽蛋放到孵化房里统一管理孵化,等到幼鸽孵化出来后,再放回到母鸽身边,让母鸽自己“带娃”。 

“一只成品鸽上市,需要幼鸽在孵化后,转移至鸽舍,跟随种鸽生活25-30天,当体重达到一斤左右即可出售了。”陈周向记者介绍,种鸽则需要养到3月龄,然后转移进放飞棚,让鸽子锻炼身体、提高免疫力,一直到6月龄开始配对,再放入鸽笼。 

据陈周介绍,基地目前主要养殖白羽王和银王等品种。白羽王羽毛洁白、肉色干净,商品鸽能达1斤以上,在市场上多以宰杀好的白条售卖;银王浑身灰衣,羽毛色彩丰富、肉色灰黑,主要以活体销售。正是这些不同品种的肉鸽,撑起了陈周的养殖事业。

陈周的特色养殖是高阳镇养殖发展现状的一个缩影。近年来,高阳镇积极探索生态农业发展路径,将特色养殖业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大力推广肉鸽养殖。如今,全镇已有25家肉鸽养殖场,一年出栏肉鸽8万对,年收入约1440万元,不仅提供了80个就业岗位,还带动就业村民年均增收3万多元,特色养殖真正成为了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金钥匙”。

记者:孔前

编辑:常泽玄

审核:舒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