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鱼苗“游”出大产业

04-03 08:41  

春风送暖,万物复苏。近日,位于五里铺镇杨集村的湖北旺隆渔业有限公司迎来了鱼苗销售旺季,众多养殖户纷至沓来,抢购优质鱼苗,呈现出一派“人欢鱼跃”的繁忙景象。

近日,记者走进湖北旺隆渔业有限公司,只见工作人员在养殖池间忙碌穿梭。他们动作娴熟,大手一挥,撒网、收网一气呵成。活泼的鱼苗在网中奋力跳跃,激起层层水花,仿佛奏响着丰收的序曲。养殖户们围在池边,眼神专注地观察着鱼苗的活力,并不时与工作人员交流鱼苗的品种特性,现场气氛热烈。

自3月以来,湖北旺隆渔业有限公司就门庭若市,来自湖北、湖南、安徽、江西等地的养殖户络绎不绝。每天,这里最多能售出二十万尾鲈鱼苗和上千万尾黄颡鱼水花。“这的鱼苗品质好,成活率高,我每年都来买,有了这些鱼苗,今年的养殖就有盼头了!” 来自枝江市的养殖户李大哥一边盯着装鱼苗的水桶,一边满意地说道。

湖北旺隆渔业有限公司成立于2021年,先后投入1000余万元,建成2000平方米现代化钢构控温工厂化循环水育苗车间、1200平方米陆基圆桶养殖车间、1000平方米圆形环道孵化车间,是一家集特种鱼类选育、繁育、技术服务以及名优水产品养殖、销售为一体的创新科技型企业。

“公司主要养殖鲈鱼和黄颡鱼,年生产优良苗种5.5亿尾以上,可满足5万亩养殖水面苗种需求,2024年的经营收入超过1000万元。”湖北旺隆渔业有限公司业务负责人李贤民介绍,今年公司增加一个循环水车间后,可实现年增产300万尾鲈鱼苗,效益增加300万至 500万元。此外,增加了50个黄颡鱼养殖桶,黄颡鱼水花年产量可从5亿尾提高至8亿尾。

科技创新是产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为保证育苗品质与效率,该公司先后与长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长江水产研究所、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等科研院校(所)开展合作,成功建成长江大学教学实习基地、长江大学产学研合作基地等,与国家特色淡水鱼体系“黄颡鱼种质资源与品质改良”岗位科学家中科院水生所梅洁教授团队合作共建黄颡鱼“全雄2号”中试基地。凭借持续的科研投入,公司已有7件国家受理授权专利,成为当地水产养殖业的领军企业,辐射带动养殖农户320户,每户年均可增收1.5万元以上。

“我们积极搭建平台,不断深化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同时加大项目资金和政策支持力度,帮助企业创新转型。”沙洋县水产发展中心党组成员、副主任沈艳兵介绍,近年来,沙洋县因势利导,充分发挥地域特色和优势,聚焦水产种业“芯片”,全面发展现代渔业,2024年全县水产养殖面积22.46万亩,渔业综合产值达109亿元。“2025年我们将通过调整养殖结构和发展深加工,实现综合产值120亿元,为全面实现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沈艳兵信心满满地说。

记者:周艺苗

编辑:李晨昕

审核:舒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