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改革 振兴沙洋
——访中共沙洋县委书记揭建平
40年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吹响了改革开放的号角。
砥砺奋进的这40年,沙洋县在经济发展、城市建设、民生改善、乡村振兴等领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对此,在沙洋工作12年的沙洋县委书记揭建平感触颇深。
40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沙洋县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强化政府的服务功能,从根本上解决“越位”“缺位”等问题。补齐交通这一制约沙洋发展的最大短板,建成了汉江沙洋段最大的现代化码头;积极协调和服务蒙华铁路、枣潜高速公路建设,解决了县城及周边乡镇不通高速路的问题。加快了工业强县步伐,第一二三产业均衡发展,县域经济综合实力持续提升,特别是前三年在全省县域经济考核中连续前进了10位。认真落实国家关于破除城乡二元分割的政策,一方面强力推进“四区并进”“五城同创”;另一方面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在全县大力开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程,进一步改变生产经营模式,按户连片耕种连续两年被写入中央一号文件。完善社会治理体系,促进了社会和谐。加大管党治党力度,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
在全国改革开放40年的伟大征程中,沙洋县自1998年成立以来,走过了20年的青春岁月。20年来,沙洋城乡旧貌换新颜,群众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据统计,2017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总收入、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城乡居民收入分别是1998年的14.5倍、22.8倍、66.7倍、8.6倍。
40年的实践雄辩地证明,改革开放符合党心民心、顺应时代潮流,方向和道路是完全正确的,成效和功绩不容否定,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沙洋县委、县政府将继续团结带领全县60万人民,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全面落实中央改革部署,持续探索沙洋改革特色,将改革进行到底。
围绕“特”字做文章。在不打折扣落实好上级安排的改革部署外,该县将重点围绕农村和社会治理方面进行创新。一方面,继续完善按户连片耕种模式,包括继续深入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探索建立农业公益性服务组织和市场化服务组织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科技推广服务机制,实行县建总社、镇建超市、村建合作社、组(湾)建示范户的服务体制。另一方面,不断扩大“长安杯”的成果,深入推进“十选十美”“九久入户”大力推行“一状、两考、三例”制度、“123”例会制度、平安摩托等社会治理品牌,通过不断打造特色来擦亮沙洋的改革名片。
聚焦“创”字下功夫。瞄准经济转型升级和新旧动能创新,着力打造“苗辅—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的梯级孵化体系,推行“黄金三十条”和“八免十支持”的扶持政策,为创新创业提供政策和平台支持。继续加大“放管服”的改革力度,既在“放”上下更大功夫,进一步推行简政放权的“减法”,推行“预约服务”“容缺审批”“全程代办”“脱产秘书”等制度,提供“一站式”、“保姆式”精准服务;同时在创新政府管理上破难题,善于做加强监管的“加法”,推进市场监管体制改革,切实提高事中事后监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使市场经济活而不乱。
狠抓“实”字见成效。认真学习和大力宣传中央、省、市改革政策,进一步提高推进改革的思想认识。将改革具体任务分解到县委常委,人大、政协主职和第一副职、所有的副县长,要求各位领导拿在手上亲自抓,增强改革的领导力量;充分保障改革项目实施的必要经费,决不允许因为人员和经费的问题影响改革进程。县委对改革工作加大督办和协调力度,实行硬账硬结,确保改革顺利进行。
突出“严”字强党建。加强“一状两考三例”的结果运用,实施“干部人才双向挂职”“轮岗交流”等干部成长工程,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严格落实党委主体责任,保障纪委落实监督责任,完善责任清单、责任考核、责任追究等制度体系。严肃查处违反政治纪律、政治规矩的行为,维护政令畅通。深化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在抓早、抓细、抓实上下功夫,以解决群众身边发生的腐败问题为重点,继续推行村级“小微权力”规范运行,在全县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记者 杨国良 通讯员 黄小露 吴志桐)
来源:荆门日报
责任编辑:李梅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