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县20周年系列报道】后发赶超 冲刺全省县域经济第一方阵

12-07 15:29   云上沙洋  

后发赶超 冲刺全省县域经济第一方阵

——沙洋建县二十周年系列报道之一

编者按:今年是沙洋建县20周年。二十年来,沙洋县紧紧围绕“创新转型、后发赶超”主题,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加快建设汉江流域临港经济试点示范区,奋力冲刺全省县域经济第一方阵,着力打造实力更强、百姓更富、生态更美的新沙洋;二十年来,沙洋县始终坚持“投资第一、产业第一、工业第一”理念,全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可喜成绩;二十年来,沙洋县砥砺奋进,攻坚克难,改革亮点目不暇接,城市发展日新月异,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不断增强,处处彰显改革开放40年辉煌成果。为使广大群众更好地了解沙洋县史、掌握县情,激发全县人民热爱沙洋、建设沙洋的热情和斗志,为沙洋科学跨越发展、奋力后发赶超凝心聚力、鼓劲加油,即日起,本报将刊发沙洋建县二十周年系列报道,全面总结沙洋县二十年来取得的辉煌成绩,充分展示沙洋县二十年来的改革发展成果,敬请关注。

千里汉江第一良港沙洋港船只往来如梭,蒙华铁路、枣潜高速建设工地人声鼎沸,“公、铁、水”联运格局初步形成;弘润、楚玉、洪森、荆玻、荆华等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工业逐步挺起“脊梁”;沙洋首创的“按户连片耕种”连续两年被写入中央一号文件并在全国推广……工业园区塔吊林立,机器轰鸣,行走在沙洋,处处是热火朝天的建设场面。

“十里帆樯依市立,万家灯火彻宵明。”上个世纪初,依水而兴的沙洋,素有“江汉明珠”“小汉口”美誉,建县20周年之际,这颗“江汉明珠”发出耀眼光芒:沙洋县抢抓湖北省千吨级航运圈形成,以及蒙华铁路、枣潜高速公路建设机遇,后发赶超,全力打造临港经济示范区,奋力冲刺全省县域经济第一方阵。沙洋县域经济在湖北省综合考评中,2015年、2016年、2017年三年连续前进了10位,是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较快的地方之一。

起步晚基础差 后发赶超路在何方

“起步晚、基础差、城市建设落后,后发赶超的路在哪、途径在哪、着力点在哪?这是几届沙洋县委、县政府一直在谋划、思考的问题。”沙洋县委书记揭建平说。

1998年,沙洋撤区建县。因为没有独立的财政体制,相较省内同类县(市、区),沙洋起步较晚;数十年来,沙洋人民沿路、逐水而居,城市功能不完善,医疗、教育、商业、文化等设施几乎没有,道路交通基础条件差,城市建设落后、欠账较多;除了荆玻集团、秦江集团,辖区内再找不出像样的企业,1998年全县财政收入仅6263万元。

如何实现后发赶超?2010年,沙洋县邀请上海复旦大学高标准制定城市发展总体规划,同时邀请武汉理工大学、华中农业大学、武汉纺织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制定了玻璃产业转型升级规划、绿色农产品发展规划等系列发展规划,充分“借脑”,为沙洋县的发展指明方向。

规划指出,围绕“两江明珠、魅力水城”城市定位,以“创新转型、后发赶超”为主题,以全面深化改革为动力,以产业发展为支撑,以民生改善为根本,统筹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坚持新区、港区、主城区、开发区“四区并进”,在巩固“三城同创”的基础上,推动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县创建,以创促建、以创促管,合力攻坚,让沙洋的城市形象、城市能级和管理水平再上一个新台阶,努力把沙洋建成汉江流域临港经济试点示范区,奋力冲刺全省县域经济第一方阵。发展的方向有了,目标更明确了,思路更清晰了。

重塑交通物流枢纽 再造昔日“小汉口”

2016年7月1日,汉江沙洋港开港开埠,起运汉江第一个集装箱,首开汉江流域集装箱班轮航线,并且实现了沙洋到武汉阳逻港的天天班。该航线不仅服务沙洋本地的企业,还为周边县(市、区)提供物流服务。共有6个千吨级泊位,设计年货物吞吐量500万吨,集装箱运输50万标箱,成为“千里汉江”规模最大的集装箱码头。截至目前,汉江沙洋港已完成杂货和散货吞吐量近120万吨、集装箱5万余标箱,走水运的企业物流成本降至0.1元/公里/吨,极大提升了产品竞争力,也提升了周边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千里汉江第一良港开埠,吹响了沙洋县打造“公、铁、水”联运枢纽的号角。

在蒙华铁路、枣潜高速公路勘测设计阶段,沙洋县委、县政府积极争取蒙华铁路向沙洋县城靠近,解决了沙洋县城不通铁路的问题;积极争取枣潜高速从沙洋穿过,解决了县城和沿线乡镇不通高速公路的问题。同时,积极推进枣潜高速与沙洋新港区连接线、蒙华铁路至沙洋港铁路支线、汉江二桥等重大项目建设。

随着江汉运河通水通航、千吨级航运圈的形成,以及蒙华铁路、枣潜高速的建设,“公、铁、水”联运枢纽正在形成,沙洋具备了快发展、大跨越的优越条件。因水而兴的沙洋县,再次因水而盛。

“我们必须不负时代,不辱使命,全力以赴实现奋力冲刺全省县域经济第一方阵的目标。”沙洋县委副书记、县长刘克雄在全县经济工作会上掷地有声地说。

三大主导产业 构建新型工业格局

产业是支撑经济发展的核心和基础,龙头企业是提高产业竞争力、带动产业形成的关键。沙洋县坚持优惠政策向大项目集中、优质服务向大项目集中,紧盯行业龙头企业,全力以赴招商引资、培育本土龙头企业。

沙洋县依托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创新驱动为抓手,以项目建设为重点,聚焦聚力装备制造、玻璃建材、绿色食品加工三大主导产业,加快推进产业链条向两端延伸、向价值链高端攀升,着力提升产业竞争力,打造千亿高新技术园区。截至今年10月底,沙洋县开工建设亿元项目近100个,其中过10亿元项目5个,过5亿元项目10个。

2016年,成功引进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中国民营制造业100强的湖南泰富重装集团,在沙洋投资30亿元、规划占地1500亩的华中智能制造产业园,并着力引进电机、电线、电缆、大型制造、智能控制、回转支撑等配套企业。该项目的实施改写了沙洋没有重型装备制造产业的历史、没有临港工业的历史,为沙洋打造汉江流域临港经济试点示范区,奋力冲刺全省县域经济第一方阵提供了强大支撑。

推进转型升级,壮大玻璃建材产业。出台了《加快推进玻璃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的意见》,实施项目、融资、技术等20多项扶持措施,引导企业淘汰15条格法生产线,新上两条日熔化总量1400吨的浮法生产线,玻璃产业实现“浴火重生”,目前产销两旺。积极推进年产600万㎡Low-E玻璃深加工项目、10000t/a电熔材料项目、350t/d汽车玻璃原片、硕星面板等项目,进一步拉长产业链条,形成集聚发展态势。2017年,沙洋玻璃产业的税收超过1亿元,是转型前的二十多倍,销售收入是以前的三倍,但排放量不及原来的十分之一。

加快科技创新,做强绿色食品产业。鼓励支持国家级龙头企业洪森集团在做大做强传统产品的同时,加大新产品研发力度,开发了“米糠多糖”“米蕈多肽”“膳食纤维”3种保健产品质量技术标准,已上报待批,将填补我国在米糠深度开发利用领域和稻米胚芽深度开发领域空白。2017年,沙洋县农产品加工业实现总产值213.05亿元,同比增长7.2%。沙洋经济开发区被评为全省“四个一批”农产品加工先进园区。(杨国良 杨健 邓欣慧)

来源:荆门日报

责任编辑:李梅妮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