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5日傍晚,沙洋县拾回桥镇乡村文化综合体广场上,村民或打乒乓球、篮球、排球,或跳广场舞;乡村大舞台的LED大屏上正播放的红色电影《百团大战》,引来众多群众驻足观看;在才艺培训室,不少居民正专注地练习书法、吹笛弹琴,陶醉其中……音乐声和欢笑声此起彼伏。
沙洋县整合资源,将拾回桥镇乡村文化综合体与拾回桥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合二为一,用丰富的文体娱乐活动凝聚群众、引导群众,开展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推动践行文明观念,探索出一条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建设新路径。
社会资本搭台
今年52岁的李天香,是拾回桥镇乡村文化综合体的工作人员,身兼电影放映员、文明劝导员、场地维护员等多职。每天下午6点,李天香打开乡村大舞台里的电子显示屏,从3000多部红色电影里选出一部,点击播放。
每天播放一部红色电影,自该综合体去年12月10日试运营以来,从未间断过。到广场看电影,成了拾回桥镇居民最爱的娱乐活动。李天香自豪地说,“以前,电影一结束,满场的垃圾。我们通过发垃圾袋、文明劝导。大家渐渐提高了环保意识,懂得了爱护环境,变得更加文明了。”
湖北美丽家乡新农村建设有限公司负责人王鸿飞介绍,拾回桥镇乡村文化综合体占地7733平方米,总投资2000多万元,是沙洋县创新方法,通过政府出地,引入社会资本建设而成,向居民免费提供多种公共文化服务。
王鸿飞说,中心针对群众的实际需要,结合当地文化特色,定期与宣传文化部门、民间协会开展理论宣讲、政策解读、文艺演出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满足村民精神文化需求。同时,根据市场需求,设置了电影室、书吧、咖啡吧等文化经营场所,开展书画培训、国学教育等经营性活动,既肩负起乡村文明的传承使命,又解决了建设和运营难题。一时间,中心成为周边村民眼里的“书香门第”,也成了引领乡风文明、推进乡村振兴的新平台。
群众乐享“文化餐”
拾回桥镇居民高本英是一位留守老人。自从镇里组织广场舞队,她才觉得生活并不单调。“以前跳舞,都是‘见缝插针’的,今天在路边,明天在别人家门口。时间没法保证,人也聚不齐,有时还被嘲笑。”高本英动情地说,“现在可好了,这个场地灯光、音响啥都有,想什么时候来跳就什么时候来跳,开心!”
在才艺培训室,擅长二胡的退休干部李久清寻到了一片声乐爱好者的天地,他开办了免费教学班,时常组织排练节目;该镇初级中学的老师郑成梅擅长书法,利用晚上和周六的时间开起了免费书法培训班,大人小孩纷至沓来,场场爆满;拾回桥小学的学生们轮流到中心室内影院观看了《小兵张嘎》《红色娘子军》《长征》等红色电影;就业扶贫招聘会促成了1500余人现场达成意向;流动科技馆让全镇1000余名小学生零距离接触科普知识。
今年以来,该文化中心共上映室内电影500余场、露天电影200余场,播放国家形象视频宣传800余次,举行“文化轻骑兵”送文化下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场舞大赛、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主题晚会社区文化节、农民丰收节等文艺演出12场。
志愿服务暖民心
在拾回桥镇蓬勃的新时代文明实践进程中,总能看到一群身着红马甲的志愿者们——沙洋义工联拾回桥服务队。
今年以来,志愿服务队共开展关爱留守儿童、留守妇女“希望微心愿”活动6次,开展宣讲20余场,志愿服务活动20余场,累计时长达70余小时。
在沙洋县“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十选十美”等评选活动中,拾回桥镇许支祥、谢红斌、李琨等一批“最美老人”“最美文化人”“最美创业青年”“最美农民”“荆楚楷模”“身边好人”涌现出来。
沙洋县委书记刘克雄说,将拾回桥镇乡村文化综合体与拾回桥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合二为一,是沙洋创新方式方法,组织动员社会各界积极投身文明实践的生动探索,起到了凝聚群众、引导群众的良好效果。目前沙洋沈集镇的项目已开工建设,沙洋镇正在进行前期准备工作,未来,将有序地推动“拾回桥模式”覆盖全县。
来源:湖北日报
责任编辑:曹春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