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市媒体看沙洋】留守儿童的“知心姐姐” ——沙洋85后乡村女教师李晶的10年坚守

12-30 10:35   云上沙洋  

李晶在家访

12月27日晚,沙洋县拾回桥镇老山村。冒着凛冽的北风,跨过几道田埂,一位身穿白色羽绒服、扎着马尾辫的年轻女子敲开村民陈元秀家的门。“李老师又来家访啦。”70岁的奶奶拉着李晶进屋烤火,孙女王良琴、王良娥围着老师,你一言我一语,笑声满屋。

1985年出生的李晶,来自吉林省长春市农安县。大学毕业后,她投身我省偏远、贫困的农村当乡村教师,一干就是10年。近日,她被中宣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评为全国“最美基层高校毕业生”。

大山中的守望

2009年,李晶从湖北文理学院毕业。在一次支教招聘会上,她被一句“农村的孩子盼老师”所打动,响应我省农村教师资助行动计划,来到十堰市郧县胡家营镇胡家营小学,开启3年支教生涯。

胡家营小学位于鄂陕交界,四面环山,是全镇唯一一所全年级住宿制小学。镇村青壮年大部分在外打工,小孩留给家里老人。山区生活艰苦,李晶至今记得有位叫文文的孩子,从小父母离异,父亲外出务工后,由爷爷奶奶一手带大。冬天,她发现文文赤脚穿着一双凉鞋,马上给他买了一双棉鞋和几双棉袜。

对山里的孩子来说,李晶不仅是老师,也是家长。白天,她给孩子们上课。晚上,孩子们给她讲家里的事、山里的事。寒冬,她用微薄的工资为孩子们买衣服。春暖,孩子们带她爬山、挖竹笋,教她认野柿子、野核桃。有心事,学生们偷偷塞纸条和她分享,和小伙伴闹矛盾也来找她诉说。

每逢节假日,大山一片沉寂,远离父母亲人的李晶倍感孤独。令她感动的是,有的孩子走七八小时山路来陪她。就这样,她和山里的孩子相互陪伴,共同成长。“原来孩子们上课恨不得把头埋在桌子下面,后来回答问题抢着举手,现在有20个学生都上了大学。”李晶说。

难忘期盼眼神

2012年,李晶结束大山支教生活,参加农村教师考试,被分配到沙洋县拾回桥镇老山小学。

老山小学很小,6个年级6个班,加上幼儿园一共71名学生,大都是贫困家庭的留守儿童。全校10位老师,年龄均超过50岁。

李晶是老山小学第一位女教师,至今也是学校最年轻的教师。“他们叽叽喳喳,眼神充满惊讶、欣喜。”她至今记得第一次走进教室时学生们的反应。为和孩子们拉近距离,李晶和他们同吃一锅饭同坐一张桌,坚持每学期家访,71个孩子的名字、家庭情况,她如数家珍。

农村孩子学习底子薄,自信不够,和家长缺乏沟通。李晶想了一招,她让学生以“给20年后未来孩子的一封信”为题,每人写一篇作文,一年级的孩子不会写可画图。换位思考收到效果。“我要多抽时间陪伴你”“我要做你的表率”……家长会上,李晶读出这些作文,不少家长流泪。

7年里,学校先后来了六七名大学生支教,最后留下挑大梁的,只有李晶一个人。

“孩子们需要我”

老山小学,一排排旧平房,一条石板路,5间砖瓦房墙面斑驳,还有几处雨水渗漏痕迹。李晶和几位老师就住在这里。婚后,为不耽误教课,李晶叫来母亲帮忙照顾刚出生的女儿,祖孙三人就在一间不足30平方米、“冬凉夏暖”的屋里住了一年多。

“农村不比城市,条件是艰苦些。”谈及多年的艰辛与付出,李晶眼眶湿润。“但从北京出差回来,刚进校门,孩子们喊着‘李老师回来啦!李老师回来啦!’,那一刻我的成就感爆棚!”她难忘教师节那天,学生们偷偷把家里的萝卜、白菜放在办公桌上,忘不了学生簇拥着她去村里摘橘子、栀子花。

“孩子们需要我”,这句话她常挂在嘴边。对她来说,最需要的地方,就是扎根的地方。几年来,李晶被评为全国优秀女教师、荆楚好老师(提名奖)、荆门最美教师。

10年坚守,播撒希望的种子,李晶犹如一盏温暖的灯,照亮着乡村孩子们前行的路。文/图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戴辉 通讯员 全凡华

来源:湖北日报

责任编辑:曹春艳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