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支持传递“心”动力——记床边倾听者、“台州ICU”护士潘荷芬

03-14 10:03  

“老爷子,早上好!昨晚睡得怎么样啊?”

“我呼吸的时候有点闷,感觉气上不来,晚上睡不着,睡着了又容易醒。吃安眠药才会好一点。”

荆门市第一人民医院北院11楼“台州ICU”病房内,护士潘荷芬正在和病人促膝长谈。已完成全天工作的她,此时正在对病房的患者李大爷开展心理干预治疗。层层防护服包裹下的她早已经汗流浃背,但她依然静静地在床边听老人诉说。

“我不想活了,他们都不告诉我老三的情况,我不要吸氧了。”

“您先配合治疗,然后您跟我说说怎么回事,我去帮您了解一下,好吗?”

安抚老人后,潘荷芬就在一旁静静地听老人说着心事。原本沉默寡言的老人也慢慢打开了话匣子。老人说自己家里20多口人都感染新冠肺炎了,脸上满是哀伤。他特别担心家里的老三,可是家里人都不告诉他老三的情况。他隐隐地觉得老三可能没了,便没有了活下去的信心和勇气。说着说着,老人流出了绝望的泪水。沉默了好一会儿,他无比怀念地说起过年的时候一家人聚在一起的情况。

“你们家二十几个人一起过年啊,是个大家族哦!人丁兴旺啊!”潘荷芬抓住了这个点,赶忙顺着老人的话说道。

“是啊!”此刻,老人紧缩的眉头才渐渐舒展开了。

“您是大家庭的一家之主,有您在,这个家就在。只要好好配合我们的治疗,您一定会好起来的。您的病情,家里人、我们医护人员都很牵挂。您可不能让家人担心啊!”

老人的情绪慢慢好转了,他平静地说:“是的是的,我要活着!我要好好的!”

“我教您深呼吸放松疗法。您每天坚持练习,对身体恢复很有帮助的。您看,像我这样,慢慢地先用鼻子吸气,然后用嘴呼气。” “对,就是这样,做得很好。以后您每天做三次,我们要来检查哦!”

老人憨厚地笑了:“一定好好做,好好做!” 随后,潘荷芬又指导老人填写了《心理健康问卷》,将获取的第一手资料传给医疗队副队长陈统献,便于后续进行专业指导。

下班回到宿舍已经是晚上十点多了,潘荷芬拨通了李大爷家人的电话。接电话的是老人的二儿子。一番交谈后,潘荷芬了解了老人一家二十几口感染新冠肺炎的经过,及老人最牵挂的老三的情况。

第二天上班,潘荷芬又去找李大爷“聊天”了。“老爷子,昨天教您的呼吸法做了吗?”“您是大家庭的一家之主,好好治疗,休息好,树立自信心,儿女们都等着您呢!您就安心养病,只要我们一条心,一定可以战胜疾病!”

2月24日入舱第一天,潘荷芬就遇到一位打针不配合、对医护人员拳打脚踢还骂人的病人,但她和同事们能够理解患者因面对陌生的环境、全副武装的医护人员、远离亲人、对疾病的恐惧所产生的焦虑、孤独、恐慌的情绪,她们总是给患者耐心的安抚,让他们慢慢平复心情,自愿配合治疗。

“每天都在病房里和病人密切接触,能第一时间感知了解他们的身体状况、情绪动态。同时我学过一点心理学知识,看到病人不仅要忍受病痛的折磨,还要经受心理的煎熬,就萌生了对病人开展心理干预治疗的想法。”潘荷芬表示。

2月24日入舱当天,潘荷芬找到同时担任医疗队心理健康顾问的陈统献副队长,表达了自己想在病人中开展心理干预治疗的想法。当天,一个由资深心理专家领头、由潘荷芬等擅长做心理辅导的医护人员组成的“台州援荆心理小组”成立了。此后,观察、询问、陪伴、倾听、安抚、在床边了解患者的心理需求成了潘荷芬工作的一部分。“每次和患者聊完天,能感受到他们焦虑紧张的情绪缓解了不少,这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心理免疫力,对康复会有很大帮助。”潘荷芬说。

如今,潘荷芬已经进舱19天了,在床边和病人深度谈心20多人次。她还通过微信和病人聊天,督促其做好每日深呼吸和康复锻炼,给病人带去了温暖和希望。


来源:荆门日报(记者 张爱华 通讯员 吴践帆)

编辑:曹春艳

关于开展“抗疫在行动”短视频征集活动的通知详情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