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从1946年到1949年仅仅3年时间,尽管与敌人实力悬殊,但中国共产党紧紧依靠人民群众,获得了排山倒海的力量,最终夺取解放战争伟大胜利。这背后离不开坚实的组织支撑、组织保障。
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着眼于巩固和开辟解放区、准备接收和管理解放区,解放战争期间曾发生两次大规模干部调配。
一次是中央确定“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战略方针,指出战略布局的关键是进军东北,先后派出2万名干部和11万人的部队迅速开往东北。其中中央直接调动的干部4664人,包括中央委员10人(其中4人为中央政治局委员),候补委员10人。他们“走出城市,丢掉汽车,脱下皮鞋,换上农民衣服”,形成“共产党员面向农村,深入农民的热潮”。在农村建立支部,建设干部队伍,积极争取工人和知识分子……不懈努力之下,东北人民军总兵力从1945年年底的27万人,发展到1948年8月的103万人以上,为建立具有强大战斗力的东北新革命根据地打下坚实基础。
另一次是在人民解放军由防御转为进攻后,准备夺取全国政权所需要的干部。根据《中央关于准备五万三千个干部的通知》等精神,各地开办党校、在重要岗位增设副职、创办各种专门学校、吸收城市工人及知识分子并加以训练等,有计划地大量地培养训练和提拔干部。随着解放战争由北向南推进,多地紧急动员,组建南下干部纵队。在“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号角声中,南下干部投入新的战场,接收并管理建设刚刚解放的大城市,巩固新生政权。
中共淮海战役总前委领导成员合影
建强党的基层组织,对于组织群众、稳固后方意义重大。抗战胜利以来,党的组织得到很大发展,但由于缺乏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严格的组织生活锻炼,一些党组织中思想、作风和组织不纯的问题明显暴露出来。“全党同志必须明白,解决这个党内不纯的问题,整编党的队伍,使党能够和最广大的劳动群众完全站在一个方向,并领导他们前进,是解决土地问题和支援长期战争的一个决定性的环节。”从1947年冬开始,各解放区的整党工作普遍开展。基本方针是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以说服教育为主,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基本内容是“三查”(查阶级、查思想、查作风)、“三整”(整顿组织、整顿思想、整顿作风)。尽管在最初短时间内出现“左”的倾向,但中央很快就发现并给予及时纠正。整党工作促进了土改深入,激发了广大农民发展生产和支援革命战争的热情,使人民解放军得到源源不断的人力、物力支援。“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推车推出来的。”陈毅由衷的赞叹,是军民一心的真实写照。
为解放战争提供强有力的组织支持,是组织工作服务党的中心工作的生动实践。在我们党推进革命、建设、改革的壮阔历史进程中,组织工作与时俱进、创新发展,始终为实现党的政治路线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编辑:曹春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