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洋监狱民警姚刚隔幕布辨影识人,华裔神探李昌钰直呼“不可思议”——“影子神探”如何炼成

11-27 15:05   云上沙洋  

图为:姚刚在中央电视台“挑战不可能”。(电视截屏)

辨影识人,真能做到吗?

昨晚,湖北省沙洋汉津监狱民警姚刚登上中央电视台《挑战不可能》节目,仅凭姿态“辨影识人”,让观众惊叹“太牛了”。

上央视“挑战不可能”

姚刚今年27岁,从警4年。

刚登场,央视主持人董卿就称他为“人类特殊灵魂的工程师”。

工作中,姚刚几乎每天都要与留着相同发型、穿着相同服装的服刑人员打交道。久而久之,他练就了一项超乎常人的技能“通过行走姿态识别目标人物”。

节目中,姚刚展示了这一技能——

幕布后,30名经过专业步态训练的模特依次走过,她们身高体型相近、发型服饰完全一样。舞台上,姚刚只能看到幕布遮挡后的动态身影。

接着,《挑战不可能》四位嘉宾现场随机抽取号码牌,模特改变装束换上长裙。这时,姚刚要挑出嘉宾选中的模特,并将号码牌一一对应,才能摘得“影子神探”桂冠。

姚刚表示,和平日工作相比,节目中的辨影识人难度升级。一是辨识对象从平时熟识的服刑人员变成了完全陌生的模特,从通过人辨影到通过影子找人;二是模特从全身影到穿上长裙,肩部以下体态信息全被遮挡在长裙中;三是除了要辨识模特,还要将模特和号码一一对应。

聚光灯下,姚刚双眉紧锁,大脑飞快运转,搜索、比对、排除。

很快,他确定了第一名模特5号。

3分多钟,4名模特全部选出,姚刚挑战成功!

观众席爆发出热烈掌声,现场嘉宾、华裔神探李昌钰连说“不可思议”。

每个人都变成一个故事

模特走过幕布,是姚刚唯一的辨识机会。

短短几秒,如何记住每名模特?他有特异功能吗?“每名模特,记住2个细节就能锁定她。”姚刚表示,除了面相不同,每个人走路的步态步幅、停顿、转身、侧面、正面以及脖子、下巴的弧度等都不一样。一般来说,记两个最有特点的关键特征就能区别。

如何记住?

姚刚摸索出一个有趣办法:编故事。“以1号模特为例,她走路甩手的姿态和自己表妹相似,又将1号想象成1棵大树。”在姚刚脑海里,1号模特就被存储为“大树下的表妹”。

他说:“将模特最有特点的细节同平时熟悉的人和事联系,再将模特的号牌变成一个场景,人加场景再转化成一个故事。这样一来,30个模特都变成自己熟悉的人或事,再次辨识就不那么难了。”“姚刚就是一名普通监狱民警,绝没有特异功能。入职4年,我见证了他的成长。”汉津监狱政治处副主任付雪松说,要成为“影子神探”,必须有长期积累和超强观察力。姚刚能吃苦、肯钻研,业余时间几乎都花在训练上,连上街购物都在观察路上的行人。

“千里眼”出自岗位练兵

为“辨影识人”,耗费大量时间精力,值得吗?

“当然值得!这是监狱民警的重要岗位技能,只有熟悉了服刑人员才能有效开展教育改造。”姚刚说,刚入职时的一件事,让他记忆犹新。开饭时间,看到几名服刑人员不好好排队,他便善意提醒,可服刑人员并不理会。这时,一位老警察远远看到,直接叫出服刑人员姓名,“某某,排队打饭。”队伍很快排整齐了,这让姚刚深受震动。

省监狱管理局负责人介绍,近年来,湖北省监狱系统安装了掌纹比对等高科技防控系统,但部分民警“心防”有所松懈,有些连服刑人员的名字都叫不上来。2011年,汉津监狱在全国首创监狱警察“三辨一识”岗位练兵,随后推广到全省。

“三辨”指听声辨人、见影辨人、看字辨人,“一识”即科学识人,通过个体关键信息分析罪犯。

由此,一大批监狱民警炼就了“千里眼”“顺风耳”“读心术”的新本领。

2015年8月,汉津监狱民警在监舍储藏间地上发现一张信纸,信上内容流露出自杀念头,但没有留下姓名。监区立即组织民警辨认字迹,锁定为服刑人员张某笔迹。因处理及时,张某的自杀隐患得以化解。

2015年,司法部监狱局领导来鄂调研时提出,“三辨一识”能有效提升民警岗位履职能力,值得总结推广。(记者 江卉 通讯员 严安)

来源:湖北日报

责任编辑:李梅妮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