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邮展讲述中国家书

06-14 12:09   云上沙洋  

图为:6月12日,观众在非竞赛展区欣赏“家书邮品”。(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李溪 摄)

“爸爸,我和您商量一件事,我初步设想了一下前两年的学习计划,主攻物、数、英,我甚至想把每一分钟都纳入作息计划。”6月12日,在中国2019世界集邮展览家书类展区,一框名为《“哲学女孩”何金慧》的展品,吸引不少观众驻足观赏。

本次世界邮展,首次设家书类展览,体现中国文化特色和人文情怀。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家书博物馆的100框家书展品,亮相世界舞台。何金慧1979年出生于荆门市沙洋县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先后就读中专、大学,并考上硕士研究生,但不幸于2001年因煤气中毒离世。在她22岁的生命里,留下了写给家人的529封书信。她的父亲何显斌将这些书信的原件,捐给中国人民大学家书博物馆。

中国人民大学家书博物馆副馆长张丁说,此次选来参展的16张家书贴片,是何金慧1996年至2000年写给家人的信件,体现了中国当代青年积极向上、热爱生活的精神面貌。

“将工作了,您说我应是个女强人的,但是我心中充满惶恐。”“振作起来吧,心爱的慧慧,希望你发扬勤奋向上的精神。”站在展框前细细品味,一封封往来于女儿与父母间的家书,尽显一个传统中国家庭的生活百味。

展出的家书,不仅内容值得品味,有的家书,从形式上就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在《广东新会甘氏孝子瞻亲侨批(1930年)》展框前,湖北日报全媒记者看到这16封建国前的家书,采用毛笔竖写、无标点。“这是一封儿子写给父母的家书。”张丁指着其中一张家书贴片解释:“开头称呼父母为‘双亲大人’,且高出正文四格;称呼自己时,则自称为‘男’,且字号小写退半格,以此表示对父母的尊敬。”这框展品,凸显出中国传统伦理价值下,晚辈对长辈的尊敬,和长辈对晚辈的爱护。

“目前,在人民大学家书博物馆,馆藏了5万多封家书。”张丁说,此次精选来参展的100框家书,从写作时间来看,包括清代、民国以及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各个时期;从表达的情感来看,有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亲情家书,有夫妻之间的爱情家书,也有兄弟姐妹之间的手足家书;从内容来看,既有教子家书、敬老家书、邮友家书,也有战地家书、励志书信等。类别丰富,较为全面地体现了中国家书的风貌。(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王成龙)

来源:湖北日报

责任编辑:李梅妮

相关阅读